Project Description
家屬支持
「沒有一個爸爸、媽媽想要花20年去養殺人犯!」電視劇《我們與惡的距離》這一臺詞,真是說中所有家屬的心。
但是現今社會還要再加一句話「我不知道該怎麼介紹我爸爸/媽媽,因為他們還在監獄。」這是我曾經一位學生說的話,他的家長反覆進出監獄,學生不知道怎麼介紹自己的家,因為覺得很丟臉,而且很害怕警察。藥癮者活在迷茫中,而家屬卻清醒的經歷這些痛苦。
我就像王寶釧,苦守含窯18年
鈞爸今年65歲左右,軍職出身,個性一直都是很威權、嚴謹,家庭管教也是傾向軍事教育風格。我們剛進客廳,鈞爸很快坐到我們面前,詢問我們姓名、職業、團體性質等,不愧是軍人風格,簡單了當。
鈞爸說「自己就像王寶釧,苦守含窯等了小君18年」,從女兒生下3歲的孫女後離家、服刑、回家、再服刑的不斷流轉中照顧孫女,終於18年後等到女兒願意改變。孫女已經成年並遠嫁,工作穩定,生了小孩,依輩分而論,鈞爸已經是曾祖父了。
這18年間,鈞爸從難以接受到逐漸釋懷,也信仰了上帝,並透過信仰中學習生命成長,開闊心靈。鈞爸近期因為職災傷到眼睛視網膜,去年底進行手術,年前第二次手術,預計在我們來訪後兩天前往醫院拆線。鈞爸用開玩笑的口氣意味深長的說:「現在一隻眼睛受傷,就是要我學習『睜一隻眼閉一隻眼』,以前就是太用力看事情。」
學習不用力、從另一種視野看事情,化掉自己太要求完美,過度責任壓身,用高標準要求他人做到,否則就看不慣的習慣。
長久以來,軍職教育讓鈞爸做事嚴謹而守紀律,偏偏女兒就是與自己完全不同調性,經歷生命中許多轉折與挫敗,鈞爸開始換另一個角度看待——女兒就是讓他學習接受不完美,看到在這不完美中,才能感悟到美好與幸福。君爸說:「唯有自己轉變,家人才會有感受,並且願意轉變」
有一次,女兒出獄後沒多久,一位牧師來到家裡,鈞爸找女兒一起聆聽傳道,結果三天後,女兒不再出現,沒多久,鈞爸就接到女兒被捕入監的消息。他感慨的說「這就是選擇,每個人都得為自己人生負責,你沒選擇這個『道』,就是選擇另一條路」。
鈞爸轉變心態後,曾經多次到監獄探望女兒也參與懇親活動。鈞爸回憶當時情景說:「去那邊(監獄)是要有勇氣的,可是我已經不一樣,我想要讓小鈞知道我依然愛她,所以當時我有擁抱她。」「女兒不是我的,是上帝給我的責任,讓我好好照顧她,我現在就是陪她,不要回天堂時繳白卷。」
鈞爸說起家庭,除了對女兒這次出監後努力找工作、復歸社會的肯定外,也非常感念鈞媽對家庭的不離不棄。當時的鈞媽似乎很快就接受女兒的狀況,一肩扛起照顧孫女的責任,成為家庭穩定的重要支柱。家庭系統在小鈞犯行、離家後歷經調適,形成新的動力,並持續在彼此生命中扮演重要角色,雙方都在多年後看見自己的生命成長,真的要歸功於某一些角色建立起新的依附關係。
Copyright © 社團法人台灣與監同行欣生協會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 Pragmatic Associaton